《三国演义》谋士出的计谋,有什么妙计最经典?最成功的计策是什么,令主公满意的?
大耳朵计斩颜良
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土山,将盔取下放于鞍前,凤目圆睁,蚕眉直竖,来到阵前。河北军见了,如波开浪裂,分作两边,放开一条大路,公飞奔前来。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到来,恰欲问之,马已至近。云长手起,一刀斩颜良于马下。
中军众将,心胆皆碎,抛旗弃鼓而走。云长忽地下马,割了颜良头,拴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似入无人之境。河北兵将未尝见此神威,谁敢近前。良兵自乱。曹军一击,死者不可胜数,马匹器械抢到极多。关公纵马上山,众将尽皆称赞。公献首级于曹操面前。
原来颜良辞袁绍时,刘玄德曾暗嘱曰:“吾有一弟,乃关云长也,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唇若涂脂,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必在曹操处。如见他,可教急来。”因此颜良见关公来,只道是他来投奔,故不准备迎敌,被关公斩于马下。
火烧乌巢
官渡之战,许攸倒戈为曹操献计偷袭袁绍屯粮之所乌巢!出其不意,却切中要害,奠定了官渡之战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经典战例,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蓝图!
火烧赤壁
赤壁之战,诸葛亮促成孙刘联盟,草船借箭,蒋干盗书,计杀蔡瑁,张允,蔡中,蔡和诈降,周瑜打黄盖苦肉计,阚泽下诈降书,曹操敲山震虎,阚泽见招拆招,庞士元献连环,七星坛祭风,火烧赤壁。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火烧七百里连营
夷陵之战,刘备连营七百里,被名不见经传的陆逊烧的丢盔卸甲,刘备从此一病不起,白帝城托孤,孔明长叹,大汉气数休矣!刘备违背诸葛亮隆中对策,江东已立三世,此可为援不可与争锋。愤怒冲昏了头脑,只顾报关羽张飞之仇,最终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三国里三大战役,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全用火攻,谁主动挑起战争,谁先灭亡,纵观历史,成败在人不在势!
感谢邀请。我认为《三国演义》中最经典最成功的计策是庞统的铁索连环计。这个计策不费一兵一卒而使曹兵自累,在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而闻名历史的赤壁之战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品读连环计发起,策划,实施的整个过程,越觉得此计的精妙,凤雏先生不愧为凤雏先生。
实力悬殊,连环计受周瑜启用。 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周瑜分析至多十几万,但是比之周瑜自己的三万战士,还是压倒性的多数,如何以少胜多,这是周瑜面临的严峻问题。此时庞统的“欲破曹兵,须用火攻;但大江面上,一船着火,馀船四散,除非献“连环计”教他钉于一处,然后功可成也。”此正中周瑜下怀。
凤雏美名为其献计成功创造条件。因为是庞统,蒋干才会放下心防代为引见。传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见到此人,并确认为本人,何不欣喜?曹操奸猾但是渴慕人才名声在外,因为是凤雏,曹操奉为坐上宾,他的献计才有被***纳的可能。
计策确实解决北兵不善乘船的痛点。曹军南下,将士水土不服,俱生呕吐之疾,多有死者,曹操苦不堪言。铁索连船,上铺阔板,可走马,也不怕颠簸,避免了不善水军的劣势。曹操也知道铁索连船受火攻则无法回避,但是当时曹军位于西北之上,而曹操和众人的经验是冬天吹西北风,如果对方用火攻只会烧到自己,而周瑜也因为意识到这点吐血大病。此计对曹操来说堪称完美,如虎添翼。
“只欠东风”是连环计的最大亮点。书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出自诸葛亮之手,诸葛亮神神叨叨,给出明确的借风时间,并通过开坛做法真的借来的东南风。真的是通过做法借来的东南风吗?庞统想到用铁索连环计的时候,难道没有想到这点吗?作为和他齐名的凤雏,而且两人都在湖北地界生活过,肯定都知道此地冬季有东南风,并且怎么形成,天象如何的。冬天只有北风,只是一种惯性思维,或者其他地区的经验。
东风说与不说,是两种选择,反映出二人的两种处境和性格。我们可以看一下周瑜对诸葛亮借成东风后的反应。“周瑜骇然曰:“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若留此人,乃东吴祸根也。及早杀却,免生他日之忧。””结果诸葛亮早就算到这点东风一到就溜了。诸葛亮是刘备的军师,有刘备的庇护,溜了就溜了。但是庞统还是要在周瑜的手下讨生活,而且他不是周瑜的核心团队成员,一直没有见过周瑜和孙权,他们中间还隔着鲁肃,对话是靠鲁肃来传话的,而且东风一定会有的,说的意义有多大?诸葛亮为什么必须说,因为当时周瑜吐血病到,这直接影响到孙刘联军的成败,诸葛亮不得不说。庞统有大才,素有凤雏的美名,在东吴并未受到该有的对待,话说到一半,其他自己领悟也可能是有大才者的顽皮。另外,我们看《三国演义》庞统说的话都比较精炼,这也比较符合他敦实的性格。而诸葛亮善于表现,给人的都是高深莫测的感觉,并且口才了得,长篇大论常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也让二人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