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错失良机的著名例子?
华容道拦曹操见机稍晚
与《三国演义》不同,在历史上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皆在诸葛亮神机妙算之中不同,正史上确实刘备、孙权棋失一着,失去了彻底消灭曹操的有利时机。
据记载,曹操赤壁战败后,率领败军从华容道退军,当时,道路泥泞、天上大风,曹操只好命令孱弱的败兵,用草铺路而过。与《三国演义》记载不同的是,曹操赤壁之战的失败不仅是被孙刘两方火烧战船,还有与北方士兵水土不服,染上瘟疫。可以想象,战败后的士兵身体虚弱,又要逃避孙刘追兵,很多都被人马践踏与泥泞之中,死得人很多。此时的曹操可以说是不堪一击,只要有这一支兵马,曹操必然束手就擒。因此,曹操在逃出华容道后,大喜,认为刘备错过了全歼自己的一次机会。
军既得出,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
果然,正如曹操所料,不久刘备就华容道放火,但是已经为时已晚。从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曹操逃出并没有***中那么曲折,孙刘两方也不是因为“夜观天象,操贼未合身亡。”留给关云长做个人情。实在是见机稍迟,错过了这次宝贵的机会。
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先后打退了老将耿炳文、新锐李景隆,之后向南进攻,乘势包围作为江南屏障的重镇济南。此时镇守济南的布政使铁铉。
济南城池坚固,上下一心,燕军久攻不克。于是,便修筑堤坝,拦截河水灌城。此举确实奏效,城中军民人心大恐。铁铉见此情景,决定用诈降之计,一定让燕军三日内撤兵。铁铉让人在城头大哭“济南急矣,亡无日矣”,然后撤去防守的器械,表示无心防守,又派人出城,向朱棣请求投降,并提出要朱棣“退师十里,单骑入城,臣等具壶浆以迎”。朱棣连破南军,此时不免有轻敌之意,再有目前毕竟南军势大,自己的反叛之师,有利于快胜,也急于夺取济南,就答应了铁铉要求。
本来,上方谷大火就是司马懿父子三人的葬身之地。诸葛亮算准了司马懿父子会从上方谷经过。司马懿父子果然中计,那场大火把司马懿父子包围了,差点烧死了司马懿父子。火势正旺的时候,天降大雨,把上方谷的大火浇灭了,司马懿父子逃过一劫,诸葛亮的希望落空了!这样的事情导致诸葛亮一病不起,病死于五丈原。如果上天眷恋蜀国,烧死了司马懿父子,那么历史就会改写,或许蜀国能一统天下也说不定。
是秦国长平之战之后的处理吧!也就是武安君白起曾经提过的攻下赵国邯郸的那个作战***!
其实,讲道理,武安君白起为这个作战***已经谋划了很多了!首先是歼灭在常平地区的40万赵国军队,这个可是很重要的,赵国在四战之地为什么能够崛起成为一流大国,原因就是他手里有一支能征惯战的部队,把这支军队给他消灭了,赵国就没有移动长城啊!
而且武安君白起在赵国作战期间,可以说封锁了所有的消息。你看他围困赵国军队长达40多天,在这期间,明知道秦国大军在长平明知道武安君本人在常平的诸侯居然一个都不敢动,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武安君白起并没有向他们透露,长平之战的最终结果究竟是什么。战况究竟怎么样,(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所有人都在观望,这个时候武万军白起紧随着。放掉的240名赵国的儿童,跟随他们一起攻打赵国的城池!
为什么要这么做?原因很简单,赵国所有的青壮年,所有的武装力量全部都被我消灭在长平地区,此时我派出240名儿童,我追着他们往后面跑,我就是把战争,恐慌。带到赵国的国家里面,让你们不战而强撑着诸侯还没有反应过来,我把赵国这块肥肉给它吞掉了!
可以说,武安君白起的这个作战***是可靠的,不仅可以短时间之内消灭赵国,而且也不会说经历在这之后的那一场惨败!
想想后来的邯郸之战,为什么秦国军队会输,一方面赵国经过几年的,调情。缓解休养生息,整个军事实力已经提升上来!战斗力提升上来,起码不像长平之战刚结束那样已经无兵可派的那种窘境了!而且这个时候魏国和楚国各自派了10万大军过来增援!
说白了,武安君白起进攻邯郸的时候,他没有那么多问题。随随便便就可以打下来,可是硬生生的把武安君白起和他的秦国军的全给撤回了,并且把武安君白起给杀了!在这之后又要头铁一次去拿脑袋撞邯郸城的城墙!
你说你这不是错失良机是什么?你要不想打,你为什么后来还要派军队过去攻打呢?你要是想打,为什么不同意武安君白起,直接派兵拿下邯郸的!
有人说功高震主拜托,乱世之中,你还在乎这东西!你的军队要打败了,你有灭国的危险!说白了就是秦昭襄王脑子糊涂了,范睢在背后使绊子,最后才导致了这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