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普通编辑,月收入多少?
记者很辛苦的。不过有红包,编辑分夜班和白班,夜班有加班费和补贴。日报一般比较好点,属于党报,因为属于事业单位。晚报的话,都是企业公司制管理,市场化比较浓。节假日也有新闻的,要看你跑的线是属于哪个行业的。
地域的差异很关键,大城市和小城市、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人均生活水平是不一样的,消费能力和收入水平都是不一样的。
不过由于国内地方性报纸逐渐走向市场化,报纸的广告收入源源不绝,相关报社记者与编辑的收入也跟着水涨船高。
很多大城市的编辑年薪十几万,月收入也有1万多,比如《深圳特区报》的记者,加上奖金之后目前平均月收入已达6000元人民币。
《新民晚报》一个专版责任编辑的月收入更高达13000元以上。
中等城市的编辑年薪是3万--5万,例如郑州《大河报》编辑,每月能拿到3、4千或者更多。 小城市就相对少了,1000左右。 总之,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所处地域,找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报纸,报纸广告的高收入会直接影响编辑的基本工资水平的。 由于发展迅速,许多报社不但兴建自己的办公大楼与员工宿舍,并且积极进行扩张。
如于1980年复刊的《羊城晚报》,目前已成为拥有羊城体育、新闻周刊等媒体的新闻集团。1982年成立的《深圳特区报》,则在去年入股《香港商报》,正式跨足香港报业。
在北京的主流媒体中,大多数记者编辑的底薪收入每月在3000到5000元。有少部分较低的也在每月2000元左右。而高的例如副总编一级,其月薪则在每月10000元左右。
而普通的媒体,记者编辑的收入通常在每月2000-3000元左右,编辑则在每月3000-4000元左右,也有一些行业媒体,记者编辑的底薪也不算高。
深圳中小学资料涉嫌性别歧视,当地教育局已收回所有资料册,咋看?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
(1)长得丑还充美女。
(5)水性杨花
(6)装清纯
(9)拜金主义
以上这四条内容,出自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发放的《中小学青春期心理生理卫生常识手册》。
真的让人大跌眼镜……
步入青春期,不论男孩,还是女孩,都开始对性别有了朦胧的意识……
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对孩子进行“青春期心理、生理卫生常识”培训,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今天看到这样一个新闻:深圳中小学资料涉性别歧视。
12月3日,有网友举报称,深圳市龙华区发放的《中小学青春期心理生理卫生常识手册》中存在性别歧视等问题。在这个常识手册里有一页是《青少年交际能力》。这一页里,有这样几个问题:
1.女生讨厌什么样的男生呢?
2.女生喜欢的男生是什么样?
3.男生到底喜欢什么类型的女生?
4.这样的女生,男生不喜欢。
其中,在“女生喜欢的男生什么样?”这个问题中,有一个答案是:有钱。在“男生不喜欢的女生什么样”的答案中,有一个答案是:拜金 。这个手册里有种种不当表述。很容易让学生对部分男生和女生产生性别歧视。会认为某些没有钱的男生就是不值得交往的;不讲卫生的、犯了错误爱狡辩的男生都是被人讨厌的。
我们先看一下,之前深圳市下发的《中小学青春期心理生理卫生常识手册》,翻开目录看一下,男孩女孩篇——青少年交际能力中的内容设置:
真不敢相信这是中小学使用的《青春期心理生理卫生常识手册》,是引导教育学生的学习资料,教育材料。
从内容设置和用语上来看,这样的内容设置和用语不仅仅只是一个涉嫌性别歧视的问题,这样的内容和用语价值导向根本性就是错误的。
令人疑惑的是,中小学使用的教材及资料是必须经过严格审核与审定,并以文件、用书清单的形式规定使用书目,而且中小学所用的教材、资料一般都是有新华书店统一发行,怎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很明显,这是材料征订与审核环节上出了问题。
好的一点是教育局发现了问题,及时下令收回资料。
如果这样的资料被中小学生使用,不仅仅是性别歧视,这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本身就存在很大问题:
这是什么话嘛?什么内容嘛?能这样对中小学生这样引导吗?即便是现实生活中这就是事实,但作为学校教育,我们对中小学生传递和传到的价值观永远都是正方向和正能量的,这样的价值观传递是绝对禁止在中小学生中进行的。
中小学生使用的教材资料是学生学生学习,成长,成人,成才的重要载体,其内容带有很强的严肃性和规范性,绝对不可以随便私自的征订资料,更不可以连资料内容都不审核把关就下发学生学习使用。
这样的事情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并在执行过程中层层把关,严加审核,杜绝这样的事情再发生。